近日,费县人民医院产科三病区来了一位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孕妇,孕妇已经38周+4天,因为肚子感觉不适入院。入院前她曾在多家医院产检均告知其妊娠不良结局及风险。
患者入院后,鉴于其完全性前置胎盘,出血风险较高,该院产科首先进行排除胎盘植入,及时联系影像科予子宫及附件MRI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左后下壁及宫颈口区,局部肌层明显变薄,胎盘与肌层分界不清,肌层内见条索状压脂高低信号及点状流空血管信号,胎盘植入高度可疑。因植入性胎盘是产科较为少见的危重症,常导致严重的产后出血、子宫穿孔和继发性感染,急症切除子宫几率高,且成为围生期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或威胁产妇生命。
确定产妇这一情况后,产科三病区吴成华主任立即组织科内病例讨论,并与家属充分沟通了手术风险,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对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充分的估计及预防,实施个体化术前准备,同时联系儿科监护室、输血科、麻醉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配备经验丰富的医疗急救团队,力求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将胎儿娩出过程尽量缩短。
与10月30日上午, 产妇被推入手术室,全部医护人员准备到位,无影灯下,麻醉师时刻关注着患者的生命体征,新生儿抢救团队时刻准备着。开腹后眼前的情景让人触目惊心,子宫右旋,左侧壁、子宫下段血管怒张,迂曲的血管盘踞在子宫上,血管的“搏动”触动着每个人的神经,手术室里空气凝滞。为尽快娩出胎儿并减少出血,尽量避开胎盘附着部位,选取子宫右侧壁薄弱处切开子宫,羊水Ⅲ°粪染。
随着新生儿的一声啼哭,一个男婴诞生,大家来不及分享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产妇仍然没有脱离危险,手术台上仍然惊心动魄。所有医护人员又投入到新一轮“战斗中”,胎盘完全附着于宫颈内口及子宫左后壁,面积较大,且与子宫下段、后壁肌层致密粘连无间隙,手取胎盘困难,为预防大出血,医生立即给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直至出血减少,为患者保留了生育的最基础功能。
术后该产妇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们回忆当时手术的一幕说,这是生命通道上的一场生死时速的上演。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医院拥有丰富抢救危重孕产妇的临床实战经验和一支训练有素、反应快捷、多学科共同协作的会诊抢救专业队伍,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机制,为危重患者的成功抢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此外,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前次剖宫产越来越多,高龄、高危孕妇增加,费县人民医院建议每一名孕妇规范产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孕期一旦下身出血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定期彩超检查识别胎盘情况。
临报融媒记者李依璐 通讯员殷媛媛
来源: 编辑:素问